关于“追星好不好”的辩论会我是“追星利大于弊”的一方谁有这方面的材料呢我要的是辩论会的论文材料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5:14:38
关于“追星好不好”的辩论会我是“追星利大于弊”的一方谁有这方面的材料呢我要的是辩论会的论文材料等

关于“追星好不好”的辩论会我是“追星利大于弊”的一方谁有这方面的材料呢我要的是辩论会的论文材料等
关于“追星好不好”的辩论会
我是“追星利大于弊”的一方
谁有这方面的材料呢
我要的是辩论会的论文材料等

关于“追星好不好”的辩论会我是“追星利大于弊”的一方谁有这方面的材料呢我要的是辩论会的论文材料等
“追星”的积极意义:
尽管世人对少男少女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少男少女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B——1 “星”成为少男少女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伊谢康认为:“少年期最主要的心理现象就是成年感.成年感的主要表现是有了新的抱负水平,即预料他未来可能达到某种地位.”少男少女在他们心目中所崇拜的偶像身上显示了他们“新的抱负水平.”
少男少女正处于“英雄崇拜期”.他们自觉地为自己选择了“英雄”,只要选择准确,这位“英雄”便对他的一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这“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首先我认为不少少男少女所追的“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楷模、榜样,他们将追星的意念、热情转化为他们为事业成功而努力奋斗的动力.这种意义上的追星,其实质与“榜样”教育殊途同归.
少年人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意识地地其未成年人选择、树立榜样.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然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是历来以社会树榜样的,以倡导少年人去学,这种方式有时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也就是社会树的榜样并非就能得到少年人由衷的敬佩与热爱.少年人也就未能将这种向榜样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内在的意愿,从而使这种学习流于形式.这样的例子很多.学雷锋做好事,便是很普遍的一例.
少男少女们“追星”则不同,“星”是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愿地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这种学习是自发的,自觉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所以这时候“星”的影响力特别大,感召力也特别强,效果也特别明显.
当今著名歌星蔡国庆,少年时候便崇拜歌唱演员,希望长大了也到舞台上唱歌.偶然一次听李谷一的演唱,一下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歌可以这么唱,像谈天一样直唱到人的心里去.于是,少年蔡国庆立志要像李谷一老师那样去唱歌,像李谷一老师那样把歌唱到每一个听众的心里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蔡国庆学习着、探索着、琢磨着自己究竟怎样唱才能像李谷一老师那样深受欢迎.最后,蔡国庆终于成功了.如今,他唱红了中国,也唱出了国门,成为第一位赴日本灌制个人音带的中国通俗歌手.
最近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也是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那样去当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出身贫寒,是从美国偏远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宫的.小时候的克林顿原想将来当一名医生、记者或做一个音乐家.然而1963年的夏天,一次机会,让他目睹了当时国际政坛明星——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风采,并为之倾倒.当总统肯尼迪握住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双手的时候,他并不知自己的明星风采影响了克林顿的一生,美国总统成了克林顿人生的目标.那年克林顿才17岁.他从华盛顿一回到故乡阿肯色州,见到他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打一包,拿出他和总统握手的照片让母亲看.他母亲说:“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后要干什么.”
是的,17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他千里迢迢来到华盛大顿特区乔治城大学.20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或许,当克林顿明星一样在荧屏、报章飞扬风光的时候,又一颗种子落在了某一个少年人的心田.
20年奋斗有多艰难,唯有克林顿自己最清楚.用20年的时间去实现少年“星”愿,可见“星”的力量多么巨大.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位著名的记者曾对我说:她上中学时最崇拜法拉奇,就是因为这个崇拜,她放弃物理,改学文科,狠伤了常给她吃小灶的老师的心.她有一张大学同学的合影,四位风华正茂的纯情少女笑逐颜开,且照片上题有字:未来的法拉奇.如今,这中位女性虽没有像法拉奇一样遍访世界风云人物,名扬全球,却也在各自领域干得格外地如火如荼,大有新闻界“数风流人物还看我辈”之势,令人刮目相看.
少男少女的“追星”现象,表明他们在为自己寻找、确立偶像,这种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正展示了他们“新的抱负水平”.在这个年龄段,少男少女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目标.并自觉地为自己树立一个追求的典范,并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去追求、去拼搏,这对少男少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以及对事业的成功是很有益处的.
B——2 “追星”过程使少男少女获得了成功的“秘诀”及成才的方法.
有一位歌星的故事是许多人熟悉的.那时候,歌迷们几乎都知道她的名字,喜欢她的歌.然而,最早她并不唱歌,练的是二胡.她从小习琴,冬练九寒,夏练三伏,练得一往情深.那时候社会风靡港台歌曲,特别是邓丽君的歌.那么委婉,甜蜜,柔情似水.这歌声如甘露一般,滋润了笼罩在“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吼声中长达十年的人民的心.邓丽君成了明星,她的歌带一辑一辑地出,仍然供不应求.练二胡的小女孩也跨入了“追星”的行列,她喜欢歌、喜欢唱,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放弃二胡去当歌星.邓丽君给了她机会和信心.首先是周围的人发现了她,16岁的她被推上舞台,观众们一下接受了她,她的歌带也成了歌迷们的抢手带.她最初被人称为大陆的“小邓丽君”.慢慢地,人们发现她有了自己的风格.她一如邓丽君那样令观众感到亲切、温暖,但她更有少女的纯情,更有逼人的青春气息.她活泼、爽朗、清纯、质朴、宛如海边吹来的一缕凉爽的风,海底闪烁的一枚五彩的贝壳.从学习邓丽君开始,到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歌星,她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她在邓丽君的歌里发现了自己潜藏的素质,她在“追星”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这种潜藏的素质,最终向社会呈现一个独特的成功的自我.
几乎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渴望成功,渴望在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崇拜明星,追随明星,在明星的成功中发现自己潜藏的素质,逐渐加深对社会对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检验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他们从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悟出他所以成功的原因,总结出他的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诀,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去实践.这对于他们尽快地发现自己、尽快成才无疑具有推动作用.以这种方式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无疑对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B——3 为社会发现人才 向社会推出明星
一群少男少女在班上传抄一本手抄诗集,这本手抄诗集最后突破发行百万册的大关.一位女孩精心制作的“明星簿”,向社会推出了文坛明星.
人们一定还记得风靡一时的汪国真热,记得汪国真《年轻的潇洒》、《年轻的思绪》、《年轻的风》.那时候,汪国真的诗集出现在每个书摊,在每个少男少女的手中流传;那时候汪国真的诗集出现了九个盗版本;那时候,汪国真应邀南来北往,去各地签名售书.汪国真每到一处售书,就会出现一次汪国真热.人们排起长龙,心急的少男少女拥挤着,叫喊着,唯恐买不到汪国真签名的书.汪国真那十分质朴的脸也因这种种热潮漾起了兴奋的红潮.他不想流露得意的神情,然而谈起这种种签名售书的场面,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1991年7月,我曾去浙江宁波采访,看见满街都是汪国真前来角城签名售书的招贴广告.我随便问了街边一个小青年:“汪国真也来你们宁波了!”小伙子点头:“是呀!我也买到一本.”小伙子眉飞色舞地给我描述当时的情景,告诉我天有多热、人有多多,连警察都出动了,但最后还是挤翻了桌子,挤碎了玻璃,汪国真挥汗如雨,手酸臂疼,一上午签了5000多册书!书卖光了,热情的追星族员们又追至汪国真住的饭店,要求一睹汪国真的“芳容”,聆听汪国真的“教诲”,握一握汪国真的手,留一个和汪国真的合影.
实际上这位被全国少男少女热情追随的诗坛新星就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他们自己推出来的.汪国真上大学时开始学写诗,一直很勤奋.但是,除了最初两首打油诗毫不费力地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之外,汪国真的很多诗作都长时间地搁在写字台的抽屉里.汪国真毫不气馁,不停地写,不停要寄,不停的接到退稿,不停要改寄别的报刊.后来,在一些地方报、地方刊物的夹页里,报缝中,慢慢出现了汪国真的小诗.然而就是这些被编辑们出于填补版面空白而随意刊出的小诗,却在少男少女的心中激起了浪花.在很多不被人留意的小报小刊间,少男少女们发现了汪国真,并且不因大刊物大编辑的“轻视”而小看了汪国真,他们视他为自己的明星.于是,有了《汪国真诗集》的手抄本.手抄本在中学课堂里流传.
出版界被感动了,被这群“小上帝”感动了.终于,中学生们课堂上流传达室的抄写本问世了,小女孩精心编辑的诗集也出版了.《年轻的思绪》、《年轻的风》、《年轻的潇洒》、《年轻的歌》,汪国真的诗集走俏全国,掀起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汪国真”热.
汪国真诗中的热情、诗中的哲理、诗中的温情、诗中勃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一下子深深地迷住了少男少女们.我曾在那时收到一群中学生的信.他们在一次集体过17岁生日时讨论起一个话题: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什么叫大写的“人”?我就这群17岁少男少女过生日的所思所想编了一组节目,并将这个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建议少男少女们讨论.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呼和中学生朋友纷纷寄来稿件.在很多的稿件中,我都发现了汪国真诗,其中引用最多的就是那首《热爱生命》.
当然,讨论汪国真诗的优劣不是本文作者的初衷.作者肯定汪国真的诗有其明显的不足,然而,他的诗的确给少男少女以鼓励、以美感、以热爱生命以及积极进取的动力.少男少女们自然而然地以汪国真的诗激励自己,以汪国真的诗传达自己对生命、对友情、对爱情的理解与向往.
少男少女们以自己的内心渴望在万马奔驰的文坛中找出了“千里马”汪国真,以自己的热情追随向社会推荐了汪国真,在寂寞的诗坛刮起一股青春的风.这也该算是追星一族对社会的贡献吧.
可见,少男少女的追星现象的确有其积极的因素.除上所述之外,“追星”过程也的确丰富了少男少女的精神生活与业余生活,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给平淡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新鲜浪漫的色彩.
“追星”的消极因素:
哲学家们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少男少女追星现象亦如此,而且犹如它的积极意义一样,它的消极意义也一样让人一目了然.
C——1 盲目崇拜 新潮游戏
由于少男少女所处年龄的特殊性,局限了他们认识的水平,使得相当一部分少年对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集训,甚至只是羡慕偶像的外表,甚至仅仅是衣着打扮,使他们的追星行为流为盲目的崇拜与无聊的新潮游戏.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聚会,一群中学生在为一个同学开生日晚会.晚会很热闹.当代少男少女五彩缤纷的着装与打扮令我耳目一新,大为感叹:我们那时可是清一色的绿军装呀!其中有一位男孩的打扮特别引人注目.他穿一身花花绿绿的迷你装,脑袋中间有长条黑发,四周的头发全剃了泛着青光.他见我好奇地打量他,便得意地对我说:“你是不是注意我了?这么多人你偏偏留意我,而且你今后还不会忘记我,这就是我所追求的.”
据说那是一个已经离开校园的中学生.我问他向谁学的?他说当然是学的明星的风采.我问他这样打扮有什么意义,他说:“引人注目”.
还有一位中学生朋友,初一时因采访费翔而成为中学生人人皆知的小记者,一时间,人们提起她便说:“就是那个采访了费翔的.”不相识的人见她也必提费翔:他怎么样?和电视里一样帅么?更有甚者,居然把自己的照片、情书给她,请她转交给费翔.有一个女孩在信中这样写:“我羡慕你,因为你生在北京,你拥有了见费翔的机会;我嫉恨你,为什么是你和费翔合影而不是我!”
这种荒唐的事有很多,由于少男少女所处的特殊年龄段局限的他们认识水平,便得他们仅仅停留在对偶像的外表崇拜上,没有去探寻明星所以成名的原因,没有去学习明星所以成功的内在思想方式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而是学一些外表的浅层的东西:说话的腔调,衣着打扮,甚至模仿明星的兴趣爱好.如一个怕动物的女孩突然酷爱小猫、小狗,一个爽朗活泼的男孩子突然忧郁沉默起来......等等,这些都是追星追出来的毛病.一旦少男少女的“追星”重点投放在这些技术情节上,追星就成了浅层次的甚至是无聊的新潮游戏.
一些中学生朋友并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才是真正值得自己仿效的,而是一味崇拜,盲目学习,结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追星不仅浪费了大好时光,还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自然、纯朴.
C——2 丢失自我 空耗青春
我有一位业余接热线电话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黄昏,一位不肯说出姓名的女孩来电话,说她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想死又觉得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想活又提不起精神,希望我能够帮助她.
一切的起因都缘于那场摇滚音乐会.那是周末的晚上,好朋友雯雯来约她去听摇滚.她受母亲的影响,觉得摇滚不是“好东西”,便不同意去.可经不住好朋友的纠缠,就撒了个谎跑去,进了摇滚音乐会会场,起初,她觉得周围的人都有点“病”,神经兮兮的,头上扎根红布条,又喊又叫,慢慢地,她也坐不住院了.她也和周围的人一样站了起来,随着台上的歌星一起唱,一起跳.她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她一下觉得心中升起一颗明星,她觉得自己属于这颗星.
后来的故事几乎知篇一律.她收集所有的歌带,把偶像的照片,贴满整个屋子.她上课下课眼前总晃着那个影子.她疯了一样到到处赶场.偶像在哪儿演出,她就系着红布条,举着写着偶像名字的红旗去哪助威.慢慢地,她功课掉下来了,人瘦下来了,不能控制自己一刻不去想他.终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了所有的一切,偷偷“借”了父母1000元钱,写了一封告别信,带着简单的行李出走了,去追随他的偶像去了.偶像总在人群的包围中,她始终只能远远地看着他.刚开始她觉得这样天天看见他、听见他的歌声也满足了.但一段时间之后,她觉得忍受不住了,她想彻底地拥有她的偶像,哪怕仅仅是一天,一个晚上,甚至一个小时.她住进偶像住的饭店,包了房间,打电话邀请偶像来“坐一坐、聊一聊”.偶像很绅士地谢子她—— 一个小女孩的邀请,很兄长地问候她,希望她回家去.她依然不放弃,依然锲而不舍地每十分钟打一次电话,但接电话的再也不是偶像.第二天,她的房间里来了一位偶像的朋友.她哭了.她说:“我只想完全地拥有他一会儿,就一会儿”偶像的朋友说:“这不可能,他要对你负责.他是为了你好.你回家去吧.你应该去上学,你慢慢会忘记的.”
偶像的朋友把她送回家,急疯了的父母如获至宝,对人千谢万谢.没有责备女儿,反而更加爱护,专门请了保姆在家照看“生病”的女儿,生怕女儿再次出走.可是她说:完了,觉得自己的生命随着偶像对自己的拒绝一起消失了.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觉得自己毫无生存的价值.她生活在绝望中.
......
说完这个故事,那位朋友和我久久无言.崇拜一个人达到如此地步,已将“盲目”两字推至极限了.对此,我真是觉得非常遗憾,非常心疼:这个女孩不过17岁,她应该拥有花一样绚丽多彩的生活,拥有朝阳一样辉煌的前程啊!
陷井常常有美丽的诱惑.
后来,每每看到或听到哪个女孩喜欢上哪个歌星、哪个影星,我就很想对她讲,喜欢是可以的,但你不要轻易崇拜谁.其实你很有你的个性,有你的美丽,你不必依附明星,不必借助星的光辉照亮你的生命.不要丢失你自己,不要空耗你的青春.为一个遥远“的星浪费自己的精力,空耗生命中只有一回的青春,实在太不值得了.你说是么?我的小女孩!
C——3 干扰明得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明星们喜爱追星族,因为追星族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明星们也害怕追星族,因为很多过分热情、近乎疯狂的追星族成员几乎侵犯了他们的私生活,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一位颇受欢迎的女歌星曾流着泪对记者讲述了“追星族”们对她的厚爱:她家的门铃一个月按坏了7个,她家的电话没有不呼的时候.每每深夜,她疲惫不堪地演出完了回到居处,总会看到一些字条:你有什么了不起,想见你是对你的赞誉,你就是不肯出来!看我下次怎么整治你!还有更难听的、更惨不忍睹的、满篇脏字的字条......谈起这些,女歌星好看的脸扭歪了:“其实我根本没在家里.就是在家我也不可能天天接待来访者.我要演出,要学习,还需要休息,怎么可能满足每个歌迷的愿望呢?请你转告那些爱我的歌迷们,如果他们真心爱我,就请理解我,关照我.”
任何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女歌星的泪水所打动.追星族们所看到的都是荧屏上、报纸上的星,这些星戴着耀眼的光环,闪着迷人的微笑.但是他们不知道,“星”们台上一分钟的耀眼,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他们不同寻常的成功是因为付出了高于平常人的努力才获得的.所以,请体谅他们,理解他们,还他们正常人的生活,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隐私,不要总是到处去打探“星”们的情感问题,去“骚扰”“星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真心爱你所崇拜的星,那么你一定真心希望他(她)过得好,希望她(他)事业成功、生活美满.那么,你就会把你对他(她)的爱转化为你对生活的爱、对社会的爱.
C——4 宠坏明星
这怕是大多追星族难以想到的,也不愿承认的,而事实上这样的事很多.常听人说某某原先是个很不错的人,如今派大了,气儿粗了,一不小心不知哪儿得罪了人家,人家说不干就不干,说走人就走人,让你干着急去.怎么搞的?宠得吧?
谁宠的?导演?观众?
——追星族.
如果仅仅是宠出派头,那还好说,可是有的明星不仅仅停留在作派上,有的居然仗着名气、仗着有一群追星族成天追着,居然不知天高地厚、为所欲为了.
我曾在报上读到过一则报道,说是是早两年红得发紫的一位演员到外地拍片,在饭店接来自国外的电话时,由于线路不清楚,竟对饭店接续线员破口大骂,还摔电话砸东西,闹得乌烟瘴气.当然这里有演员自身的问题,我以为也是盲目追星的一种消极因素在起作用.
1992年的《北京青年报》上有篇文章叫《泰森断想》,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据说少年泰森就是个行为不端的小玩闹,这个底潮儿的小子,成了显赫一时的拳王,有名有利,便置声名于不顾,为所欲为起来.除了他这种‘劣根性’之外,追星族们对他的娇宠,不能不说也是他栽了的原因.”
“大凡成了星,便有了崇拜者.亮度越高,追逐者越多.盼着能一睹风采,盼着得到一个亲笔签名,这都属于一般.偏偏有那么一些追星族,总想标新立异,甚至要达到他人所不能及的境界.于是,有的明知‘星哥儿’已为人夫,‘星姐姐’已名花有主,但还是一劲地求爱,并言明:我不在乎.把那一夜风流当成荣耀的资本,大有我能而你不能的自豪.如此环境,泰森也就有了谁还不愿与我风流的感觉.既然占了别人的便宜反被看成施舍,泰森也就不习惯考虑对方的态度了.泰森的世界真腐朽得可以!
“明星要自爱,这得靠自己.明星还要得到社会的爱护,这就要靠我们大家了.尤其是那喜欢追星的一族,应该知道什么才是对你心中的偶像真爱,千万别把他们宠坏喽!”
我想这一段文字对于热衷追星的朋友们说来,一定很有借鉴意义.泰森的事总令我联想起几年红极一时尔后进了监狱的某位歌星、某位影星.虽说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但追星族们一味地崇拜、盲目的追逐,委实令他们轻飘飘而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天下老子第一、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啦.所以,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追星”只是个人的事,不必别人干预.实际上,每个人的行为都与社会、与他人关联,所以,在你尽情尽兴追逐你所热爱的“星”们的时候,也请你设身处地地为“星”们想一想吧!

好,飞轮海

好啊 精神方面的享受 当老了的时候可以值得回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