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思维形式规律分析具体事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3:05:15
如何用思维形式规律分析具体事物?

如何用思维形式规律分析具体事物?
如何用思维形式规律分析具体事物?

如何用思维形式规律分析具体事物?
在静态环节,分析事物的存在形式、特点和属性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即事物的存在条件、变化条件.
在动态环节,分析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矛盾运动的三个环节:它们是对立、差别、同一(即矛盾的消解)三种形式.
例如公有制的基本矛盾表现在劳动者和管理者、官僚者之间.静态分析就要把握劳动者生存的条件,所处的社会地位、自身的权力.管理者生存的条件、所处的社会地位、自身的权力,把握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然后分析官僚者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从社会制度出发,把握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不要从个人的品质、素质出发,要站在本质高度,剖析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因为科学理论具有的抽象程度与政治理论不同,它要排除个人的因素而上升到社会因素的高度.这种社会因素是通过官僚者自身的产生机制表现出来的.现实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官僚者的产生,这个问题需要从制度环节入手进行分析.
哲学理论揭示的规律属于抽象的形式,具体事物的运动规律则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形式.因此从理论转到实践、转到具体事物环节,必须要对具体事物进行解剖,要站在客观性的角度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例如,前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南斯拉夫实行的是劳动者自治的市场经济体制,保加利亚实行的是计划调控和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三种经济体制发展演变的结果都出现了同样的历史命运.这一实例告诉人们,经济运行模式与社会主义性质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同样都会导致资本主义蜕变.这就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要将哲学理论应用到具体事物之中,这一转换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大小与事物的种类、性质有着直接的关联.社会问题是系统性的,不能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度.社会运行是系统工程,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则是相对简单的.然而,生活中的矛盾同样需要进行系统分析.例如家庭中的矛盾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变革有着直接的关联.由于住房私有化导致了家庭财产纠纷不断涌现.“房子就是钱、房子就是财富”的观念随之产生出来.这个矛盾之所以日益激化,原因就在于:即使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能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住房,而是分为有房户和无房户两类,无房户又分为两种形式:租房住的无房户和纯粹的无房户即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由此体现出思维形式规律的特点:两种形式的对立统一.
我国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更不可能实现全体劳动者都享有自己的私人住房.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大半生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分房没有享受到,市场买房又没有钱.因为多年来的低工资政策表明,国家没有将买房的钱发给我们,都被用于积累和建设投资消费掉了.我们干了一辈子都没有挣到买房子的钱.可见,今后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将会有相当多的人也会像我们一样,干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住.
住房私有化,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社会主义道路提倡的是集体化、社会化的道路,不是私有化的道路.随着住房私有化的发展,社会矛盾也将会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