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汪曾祺散文阅读?由于时间紧迫~谁可以帮我搜索遗篇由汪曾祺写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4:38:45
谁有汪曾祺散文阅读?由于时间紧迫~谁可以帮我搜索遗篇由汪曾祺写的文章~..

谁有汪曾祺散文阅读?由于时间紧迫~谁可以帮我搜索遗篇由汪曾祺写的文章~..
谁有汪曾祺散文阅读?
由于时间紧迫~谁可以帮我搜索遗篇由汪曾祺写的文章~..

谁有汪曾祺散文阅读?由于时间紧迫~谁可以帮我搜索遗篇由汪曾祺写的文章~..
《午门忆旧》辅导
※ 汪曾祺的散文创作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文本主要的美学魅力,就在于绵绵不断地传达着传统文化信息,特别是隐含着俗文化的精神传统.
《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
作者首先从建筑学、从宫廷气势的角度介绍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秘庄严,深不可测.”
午门有什么作用呢?旧戏和评书里常有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哪能呢!这是编戏和编书的人想象出来的.根据作家的一番考证后,他认为,午门的用处大概有这么三项:一是逢什么大典时,皇上登上城楼接见外国使节.二是献俘.打了胜仗(一般都是镇压了少数民族),要把俘虏的代表人物押解到京城来.第三,是在这里举行廷杖.廷杖,就是在朝廷上受杖.不过把一位大臣按到在太和殿上打屁股,也实在不太像样子,所以都在午门外举行.
《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风格和功能特点等方面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致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了.读者可注意这篇文章与一般“散文”的差别,并细心领会作者在状物、叙事时文字的特色.
※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除开头、结尾外、中间三部分为:午门建筑、午门功用,午门暂作历史博物馆.
作者以闲谈的态度,叙写当年在紫禁城午门的一段生活,追忆旧日的自然景观 、轶闻掌故,风物人情,将雅与俗兼容并蓄,合二为一,叙述者的情感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是一篇很耐读的“忆旧”散文.
文章情感诚恳亲切,而略带苦涩颓唐的情致和悲怆苍凉的忧患意识(请读文章最后两段文字,细细体味).
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娓娓而谈,不事雕饰,清新典雅而又不失怡然自得,洒脱、通俗的散谈之风.

咸菜茨菰汤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

全部展开

咸菜茨菰汤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或者叫茨菰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菰,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菰,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菰、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菰,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菰。我买茨菰,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菰。"--"茨菰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菰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
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嗐!
塘鳢鱼亦称土步鱼。《随园食单》:"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这种鱼在我们那里也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我们家乡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有点像鲇鱼,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我一直没弄明白。这种鱼是由这种声音得名的。它的学名是什么,只有去问鱼类学专家了。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我的一个亲戚在农村插队,见到昂嗤鱼,买了一些,农民都笑他:"买这种鱼干什么!"昂嗤鱼其实是很好吃的。昂嗤鱼通常也是氽汤。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昂嗤鱼也极细嫩,鳃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有一年,北京一家鱼店不知从哪里运来一些昂嗤鱼,无人问津。顾客都不识这是啥鱼。有一位卖鱼的老师傅倒知道:"这是昂嗤。"我看到,高兴极了,买了十来条。回家一做,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昂嗤要吃活的(虎头鲨也是活杀)。长途转运,又在冷库里冰了一些日子,肉质变硬,鲜味全失,一点意思都没有!
砗螯,我的家乡叫馋螯,砗螯是扬州人的叫法。我在大连见到花蛤,我以为就是砗螯,不是。形状很相似,入口全不同。花蛤肉粗而硬,咬不动,砗螯极柔软细嫩。砗螯好像是淡水里产的,但味道却似海鲜。有点像蛎黄,但比蛎黄味道清爽。比青蛤、蚶子味厚。砗螯可清炒,烧豆腐,或与咸肉同煮。砗螯烧乌青菜(江南人叫塌苦菜),风味绝佳。乌青菜如是经霜而现拔的,尤美。我不食砗螯四十五年矣。
砗螯壳稍呈三角形,质坚,白如细瓷,而有各种颜色的弧形花斑,有浅紫的,有暗红的,有赭石、墨蓝的,很好看。家里买了砗螯,挖出砗螯肉,我们就从一堆砗螯壳里去挑选,挑到好的,洗净了留起来玩。砗螯壳的铰合部有两个突出的尖嘴子,把尖嘴子在糙石上磨磨,不一会就磨出两个小圆洞,含在嘴里吹,呜呜地响,且有细细颤音,如风吹窗纸。
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拉喀拉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这种小弓不做别的用处,就叫做螺蛳弓,我在小说《戴车匠》里对螺蛳弓有较详细的描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