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斑竹滴泪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2:27:47
杜鹃啼血、斑竹滴泪是什么意思?

杜鹃啼血、斑竹滴泪是什么意思?
杜鹃啼血、斑竹滴泪是什么意思?

杜鹃啼血、斑竹滴泪是什么意思?
杜鹃啼血是说蜀王望帝的典故
斑竹滴泪是说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典故
下面是从网上复制的详细故事,这么具体的其实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呵呵,楼主看看
杜鹃啼血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叫做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澦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斑竹滴泪
这是娥皇、女英和舜帝的故事,娥皇和女英,为了寻找南巡的舜帝,千里迢迢找到潇湘.得知舜帝死在苍梧,泪如滂沱,守着潇湘竹,“斑竹一枝千滴泪”.据说至今的洞庭湖君山岛,满山还是湘妃竹,还是点点斑斑的泪. 娥皇与女英,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又是舜帝的爱妃,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大舜登基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但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耗. 舜帝晚年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像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但《水经注·湘水》对她们的死因,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它宣称大舜出征南方,而这两位妃子是随军家属,在湘水里淹死,或许是因游泳时发生了不幸的意外.
下面这个说法是蛮诡异的,偶头一回看见的说,贴给楼主看看,奇文共欣赏嘛,呵呵
娥皇、女英,是位于中国爱情史开端的两个女人.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在舜的调教之下,二女“甚有妇道”.尧非常满意.三年后考察结束,尧把帝位传给了舜.
尧的这个举动,就是史所美誉的“禅让”.此后舜仿此例,亦禅让于禹.有史以来,正史所记载的出于公心的禅让仅此二例,后世仅有的几例禅让都是被逼无奈之下,为保命而演出的把戏.“禅让制”因此被孔夫子及其以降的大人学者们称颂不已,成为“托古改制”原始依据,直到今天,还是正统历史观的宠儿,堂而皇之地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
舜是黄帝后裔中的另外一个分支,距黄帝九世,居住在黄河中游(山西蒲州一带),舜当是该部落的首领,名声才会被尧所闻.尧为了联合拉拢舜的部落,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这是中国史“和亲”的最早滥觞.遥想当年,舜下了重金作为聘礼,在妫水边迎娶二女的时候,一定百感交集.蒹葭苍苍,野露茫茫,一丝寒意一定袭上了年轻的舜的心头:这次联姻吉凶未卜,二女所怀的,不知是怎样恶毒的使命,舜部落的秘密和实力,眼看即将暴露在闺房女红的闲庭信步之中;但是无论二女如何作为,舜又无法处治,毕竟,娥皇、女英是强大的尧的亲生女儿.“和亲”,脉脉的温情下面,提前隐藏着刺探和背叛的结局.
那时母系氏族早已逝去了其黄金时期,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被当作工具用于各种无法言传的场合.况且娥皇、女英是庶出,尧宠爱的是正房女皇所生的长子丹朱,将来的皇位非丹朱莫属.而丹朱顽凶,娥皇、女英和另外九个庶出的兄弟,大概早已预料到了丹朱上台后自己的命运.那么,父亲密令刺探的这个叫舜的男人,能够依恃吗?毕竟,尧之前,也不是没有过非长子继位的先例,尧本人就是以次子的身份,夺了哥哥挚的皇位.在这个白露为霜的寒冷的早晨,婚媾张扬的大喜之日,娥皇、女英也是心绪复杂,滋味难辨.
婚后的日子波澜不惊.舜,“目重瞳子(两个瞳仁),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貌奇,魁梧;而且非常能干,会耕,会渔,会制陶器;又孝顺,处事公正,甚得部落百姓的爱戴.如果这样的男人不值得爱,还有什么人值得爱呢?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互相提防中,在日复一日的耳鬓厮磨中,爱情,这个神秘的烟幕,悄悄地放出来了.当舜的父亲瞽叟和异母兄弟象屡次要加害舜的时候,娥皇、女英被爱情激发出了巨大的智慧,指点舜两次逃生.先结婚后恋爱的滋味,原来更加甜蜜啊.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趁着尧派他的九个庶出的儿子,假借探望娥皇、女英之名,实为收集情报的时机,三人和九男结成了统一战线.
尧73岁时,传位于丹朱,舜和九个内应发动了政变,一击得手,囚禁了尧和丹朱,舜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禅让”的真相.
阴谋与爱情,就这样吊诡地结合为一体,断送了尧的万世基业.舜则志得意满,江山美人一手尽揽.然而,冥冥中似有定数,数十年后,舜却重复了尧的命运:与舜有杀父之仇的禹篡位,将舜流放到极南的苍梧之野(广西),死后葬在湖南九嶷山.娥皇、女英一路寻觅到九嶷山,天苍苍,野茫茫,瞻前顾后,感怀身世,不禁泪下如雨,点点滴滴,渗进了竹子的肌理,凄婉动人的“湘妃斑竹”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