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2:52:41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面对大海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绚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 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大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 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肤浅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鹪鹩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是大自然的模仿者,但他模仿得很拙劣.他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

gfdsuiiiiiiiiiiiiiiiiiifsdhuhcsdhfuyfsdoufidsfiudsiujcjdsopes9e89r8t7dfudcfhcjcjdskdieu448rufjvjfk,d,,ckxdkidireitjytmvcmcd,kdkdioeoeklxlx,cmfjfjrurufjfjjvkdkdlosos;;w;zpsoslkcjgggt9uwei9dfkcdodcreut8yuh9irewoidjivcghu8urfkodujgb

聆听雾色
或许是之前的经历太过繁复,或许是年少时的那些景致那些情趣深烙心头,也或许,是应了这么多年来的心境,一直以来,梦里,总有雾的影子。
秋事渐高,放眼出去,一派成熟的气象:大片的稻田里,早已绿装换金颜,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的腰,风起,充闻两耳的,是沙沙的稻穗清脆的声音,仿佛吟唱,又似挥舞。
晨起,开门,一股白烟随着门缝窜进屋来,伴着一个激灵的寒颤,姆妈说...

全部展开

聆听雾色
或许是之前的经历太过繁复,或许是年少时的那些景致那些情趣深烙心头,也或许,是应了这么多年来的心境,一直以来,梦里,总有雾的影子。
秋事渐高,放眼出去,一派成熟的气象:大片的稻田里,早已绿装换金颜,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的腰,风起,充闻两耳的,是沙沙的稻穗清脆的声音,仿佛吟唱,又似挥舞。
晨起,开门,一股白烟随着门缝窜进屋来,伴着一个激灵的寒颤,姆妈说,又起雾了。说这话时,语气很平淡,没有惊异,没有欢喜,更没有厌恶,这个时节的天气,就是这般的无常,因此于大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平静。
可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仙境一般的晨雾,最好是越大越浓的那种,往往能带给我们雀跃的心情。因为,这雾,是我们顽皮捣蛋时用来隐蔽的天然、安全的屏障,也是梦想着入了仙界做仙童的我们最好的演练场景。
初秋和仲秋的雾,很少有浓郁的,通常是稀薄的一层,至多太阳一出来就会散开了去,可是雾里的风景,却美妙的很。远处的桑林、村庄、稻田,在雾里只剩下隐约的轮廓,只是凭着印象,依稀记得。近处的水井、池塘上,弥漫着一团团乳白色的仙气,从水面之上袅袅飘散而去,氤氲在绿色的村庄里,氤氲在金绿相间的田野间,远远望去,犹如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穿梭在其间不辞辛劳的村人,自然是仙界里的诸方神圣,在各自的营盘上,各司其职,也自得其乐。这些神圣的身边,通常也会蹦跳着一两个劣性的顽童,或是拿着桑枝斗剑,或是奔跑追打,一两句喝斥竟是止不住他们的撒野。也罢,且让他们随了这雾的仙境,先快活上一阵。
等太阳懒懒散散地起床后,有点耀眼的光芒穿透过薄雾的轻纱,映在人脸上,是盼望已久的喜笑颜开,仿佛久别后的重逢,温暖依旧,亲切依旧。
这种薄雾掩饰着的状态,是最美的,犹如两个人之间朦胧的感情,因为朦胧,隔了一层纱,总有一种让人欲揭不忍,终甘愿坐守这等美丽的激情――你于帘中抚琴,而我垂下撩帘的手,决定就这样静静地听完这一曲,即便曲终人散,依然会长长久久地回味这缕知音。
待田埂上的草色完全枯黄了以后,随深秋一起而来的雾,要比先前浓烈很多。经常与对面人闻其声而不见其面,隔着大雾对话,仿佛与另一个世界的人在通话,有些虚幻,有些遥远,而那话语,那笑声,却又分明的现实。一个人,走在乡野的田埂上,忽然有些孤寂寂的害怕,于是约了两三个玩伴,背着书包,一起上学。然而上学的路上,却也并非如此的老实,顽童的性情,终归喜欢来点调皮捣蛋才够味。于是,偷偷溜去路边的果园,因了大雾的遮掩,顺上一两个末季的果子,或者找找水沟里,有无螃蟹在洞口打盹,提上两个,用稻草扎好,等到中午回家,让姆妈蒸一下,美滋滋的呷上一顿。
这样的大雾,总要等到近午才能看到日头上来,而且,先也只是粉粉的,淡淡的圆圈,在雾的背后,总也跳不到前面。不过,因为它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却在逐步的开阔,能依稀看到远一点的景了,再后来,也能模糊认出远一点的庄稼了!慢慢,红球的颜色开始浓艳起来,变到金红相杂,已经从雾的密帐背后钻到了帐中间,而它发出的光芒,也有那么一点刺眼的夺目了。一会儿,它竟跑到雾帐的前面来了!红球换妆成了金球,在似有似无的纱障里,努力散发着它的光和热。人们的话题,也由大雾,晌午饭,转向了更广阔的收割,和播种。
人生的某一种状态,大概和它极其相像――我在你的对面,你在我的旁边,而我们竟然彼此不曾相见,或者,彼此不能相拥。那么,继续浅吟清唱,陶醉其中,只是,最终,也没能将你看清。
雾里人生,水中望月,如梦如幻,闲情适意;雾中的生活,亦美,亦憾,且要持得一颗平和之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