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的第二分册(试验本)的知识整理,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上面有一匹青铜马的那本,整本书的整理都要的,有的话发一下,整理的形式是以课为单位的,一课一课的,不是全书归纳的那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5:30:21
上海高中历史的第二分册(试验本)的知识整理,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上面有一匹青铜马的那本,整本书的整理都要的,有的话发一下,整理的形式是以课为单位的,一课一课的,不是全书归纳的那样

上海高中历史的第二分册(试验本)的知识整理,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上面有一匹青铜马的那本,整本书的整理都要的,有的话发一下,整理的形式是以课为单位的,一课一课的,不是全书归纳的那样
上海高中历史的第二分册(试验本)的知识整理,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上面有一匹青铜马的那本,整本书的整理都要的,有的话发一下,
整理的形式是以课为单位的,一课一课的,不是全书归纳的那样的.

上海高中历史的第二分册(试验本)的知识整理,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上面有一匹青铜马的那本,整本书的整理都要的,有的话发一下,整理的形式是以课为单位的,一课一课的,不是全书归纳的那样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2.古代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时期.
  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苏美尔人首先建国.
  4.国家的职能:保障国家安全、调节国内社会矛盾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修建水利工程)
  5.楔形文字、泥板
  6.史诗《吉尔加美什》
  7.《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3.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4.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5.公元前3500年以前,象形文字、纸草
  第3课 古代印度
  1.位于南亚、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2.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部落从印度河流域征战到恒河流域.
  3.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为“吠陀时代”;“吠陀”宗教经典.
  4.种姓制度:婆罗门(雅利安人的祭祀阶层)、刹帝利(雅利安人中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5.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
  6.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佛教汉代传入中国.
  7.佛教经典——《大藏经》,由经藏、论藏和律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
  8.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多为神话传说.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1.土著——印第安人
  2.玛雅文化:中美洲;“美洲的希腊”;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
  3.阿兹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带;印第安文明的一朵奇葩;
  4.印加文化:南美洲;“印加帝国”;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5课 古代黑非洲
  1.“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2.麦罗埃文明:位于东北非,代表了库施文明鼎盛阶段的成就;(库施王国,曾征服埃及)
  3.阿克苏姆文明:位于东北非,阿克苏姆王国堪称当时的世界贸易大国,混合型文明.
  4.大津巴布韦文明:南部黑非洲,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2.古代希腊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特征.
  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
  4.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5.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6.雅典民主政治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结果.
  7.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8.公元前5世纪以后,“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
  9.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2.戏剧是古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分为悲剧和喜剧.
  3.雅典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
  4.古代希腊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型为基本特点.神庙(帕特农神庙)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
  5.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柏拉图的理念论.
  6.欧洲历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以“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为标志.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贵族寡头政治.
  2.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岛.
  3.其次,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确立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实行元首政治.
  5.公元2世纪初,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6.(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7.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8.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1.“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2.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时期,“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编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产生于公元7世纪,宗教经典为《古兰经》.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印度,《大藏经》.
  基督教,公元1世纪,基督,西亚,《圣经》
  伊斯兰教,公元7世界,穆罕默德,西亚,《古兰经》
  2.穆罕默德从麦加迁都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3.阿拉伯帝国:661年,穆阿维亚出任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8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750年,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4.阿拉伯文化:《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和印度的数字、十进制,古希腊典籍等都是阿拉伯人传播的.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土耳其人,原为西突厥的一支.
  2.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建国.
  3.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4.16世纪后,奥斯曼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第12课 封建制度
  1.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国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国家.
  2.罗马帝国的隶农制和日耳曼的氏族制,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
  3.封建经济制度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
  4.496年,克罗维率领亲兵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会成为了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5.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改革,“采邑改革”.趋势:国王仅仅是名义上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6.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7.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等级君主制.1265年英国议会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第13课 王权与教权
  1.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2.“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3.查理大帝加冕,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原则,王权与教权进一步密切.
  4.11世纪末,“卡诺莎觐见”(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斗争)表明教皇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教权于13世纪达到极盛.(13世纪经院哲学趋于全盛)
  5.“阿维尼翁之囚”是教权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第14课 庄园与城市
  1.庄园领主: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
  2.庄园的耕地: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3.14世纪以后,庄园开始衰败.
  4.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5.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城市市民不乏逃亡的农奴;市民居留期必须在一年以上;市民必须“照章纳税”;国王在名义上是城市的所有者.
  6.最初的城市居民: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
  7.争取自治是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采用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1.经院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服务神学.兴起于9世纪,13世纪趋于全盛.
  2.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神学大全》.
  3.骑士文学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法国的《罗兰之歌》是代表作之一.
  4.市民文学有强烈的反对封建割据和反对教会的色彩,代表作:法国的《列那狐的故事》.
  5.最早的大学出现在意大利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
  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