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形成沙尘暴写科学小论文~3Q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7:10:26
为什么会形成沙尘暴写科学小论文~3Q

为什么会形成沙尘暴写科学小论文~3Q
为什么会形成沙尘暴
写科学小论文~3Q

为什么会形成沙尘暴写科学小论文~3Q
什么是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是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统称,这它是一种由大风将地面沙尘吹(卷)起、或被高空气流带到下游地区而造成的一种大气混浊现象.根据国际观测规范,我国气象部门按照沙尘天气出现时,该地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天气分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天气称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内的称为强沙尘暴.我国北方有的地区将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称为特强沙尘暴,有的也称之为黑风.因此我们说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沙尘天气现象.它是时常发生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2、沙尘天气的危害
在我中特强沙尘暴出现次数是不多的,但一般强度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每处春季在我国北方都有发生.这种天气影响的区域很广.严重的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而更严重的是,直观上看,它刮走上游地区农田的表层土,使土壤质量下降,并使农作物和牧草根系外露,造成当年农牧业减产;最最主要的是这种造成广大区域的风蚀危害,使大片农田、草原、草场、林地沙化、沙埋,加剧了我国的荒漠化,特别是在我国有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已是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当地牧民只好迁移,寻找新的居住地.
3、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
这首先要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沙尘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其物质基础,这都好理解.在春季冷空气和气旋活动比较频繁,与之相伴形成的大风是沙尘暴的启动因子;春季干旱少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气候特征,持续干暧的气候又造成了土质疏松,这又具备了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在晴空少云和情况下,受太阳强烈辐射,中午前后近地面气层受热,处于热力不稳定状态,十分有利于空气对流发展和上下动量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中带起的沙尘粒子,卷扬得更高,传播得更快.若遇上冷暧气团交绥的锋面过境,锋区附近强烈的抬升作用以用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加上气层的热力抬升作用,很易形成强沙尘暴天气.所以春季,特别是春季的午后到傍晚,往往形成沙尘暴天气.
4、沙尘天气的强弱、频率与气候演变的关系
根据我们的资料统计,在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我国春季冷空气的活动相对比较弱,降水相对偏多,沙尘天气也就比较少.但是继1999年、2000年少雨大旱后,2001年又冬春连旱,加上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35度以上的干热天气,这如同火上加油,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和耗散,加剧了旱情,从而导致了植被生长恢复差,土壤也更加疏松,沙尘易被大风卷起.还有近两年,气旋和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因此沙尘天气比较多.由此可以看出,在少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往往出现沙尘天气的高发期.
前面已谈到了沙尘暴形成的3个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我国荒漠化速度正在加剧,也就是说我国地表覆被整体在恶化,沙尘暴的物质源越来越丰富,其发生次数理应增多,但对1954-2001年近48年的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90年代明显少于50、60年代,这就意味着风等天气、气候因子起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统计表明,我国北方多数气象产测得的下午平均风速6米/秒(即沙尘起动临界风速)的日数也是90年少于50、60年代,两者是吻合的.
沙尘天气的成因前面讲了,沙尘暴现象的时间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频发期与低发期交替出现,最近一千年的频发期大约有5个,每个频发期约90年左右.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与气候背景有关,也大致对应于大范围干旱的气候背景.另外,这与气候寒冷期多寒潮、多大风有关.最近的研究还指出,在气候的寒冷期时,沙尘暴的影响范围较暧期更广,其南界可达北纬23.5度.沙尘暴频数和影响范围在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差异,可以归因于天气环流形势的明显不同.

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天气概念、规定和标准...

全部展开

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天气概念、规定和标准
一、沙尘天气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二、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沙尘天气过程分为四类: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收起

一、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对沙尘暴强度等级的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见度两个指标。目前将沙尘暴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4级≤风
速≤6级,500米≤能见度≤1000米...

全部展开

一、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对沙尘暴强度等级的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见度两个指标。目前将沙尘暴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4级≤风
速≤6级,500米≤能见度≤1000米,称为弱沙尘暴;6级≤风速≤8级,200米≤能见度≤500米,称为中等强度沙尘暴;风速≥9级,50米≤能见度≤200米,称为强沙尘暴;当其达到最大强度(瞬时最大风速≥25米/秒,能见度≤50米,甚至降低到0米)时,称为特强沙尘暴(或黑风暴,俗称?“黑风”)。?
二、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属于中亚沙尘暴的一部分,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它地区。且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个是从巴丹吉林沙漠东部,南至甘肃河西走廊,经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至库布齐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另外在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和青海的西北部地区是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据研究表明,早在白垩纪末(距今7000万年),就有风沙尘出现。据地方志记载公元351年甘肃武威一带就有强沙尘暴发生,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与牧畜伤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沙尘暴显示出周期性变化,它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和地面沙尘物质的多少有关,遇气候暖湿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好,沙尘暴发生频率低;反之在冷干气候时期,则沙尘暴发生频率高。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特点是:20世纪50年代沙尘暴发生的日数最多;60年代前期略有降低,60年代后期降至最低;之后70年代稍有增加,80年代又处于逐渐减小的趋势,90年代又有明显的增加。我国沙尘暴的季节和月份变化特点是:春季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一半,夏季次之,秋季(新疆地区为冬季)最少;按月份来看,4月发生频率最高,3月和5月次之,9月(新疆为12月或1月)最低,另外沙尘暴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发生在午后和傍晚。
三、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有关研究指出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春季沙漠的边缘地区,由于长期干旱,而且地表少有植被覆盖,当有大风来临的时候地表的沙尘很容易被吹起且被输移,但由于沙子粒径较大,不易形成悬移(悬浮移动,是小颗粒物质保证长距离输移的必要条件),因此不能长距离输移,这也是距沙尘较远的地区只有降尘而少见扬沙的主要原因。如果风持续的时间很长,形成悬移的浮尘能够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经过的地区就会出现沙尘暴;当风速减弱到一定程度后,浮尘就会降落,该地就会出现降尘天气。如果此时降水,就会形成所谓的“泥雨”。
从沙尘暴形成过程所需的四个条件看,黄土高原、广袤的沙漠及由人为因素的破坏正处于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地,北方春季末耕种的土地及处于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源;而春季北方地区的干旱,又使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大风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现象,主要是冷锋活动或经纬向环流调整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沙尘暴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对沙尘暴发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全球干旱(其原因目前尚未知)等异常天气现象也对沙尘暴的发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说人类活动对沙尘暴的产生只起到一定作用,并不能说沙尘暴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四、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尤其是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其形成之后,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所经之处,通过沙埋、狂风袭击、降温霜冻和污染大气等方式,使大片农田受到沙埋或被刮走活沃土,或者农作物受霜冻之害;致使有的农作物绝收,有的大幅度减产;它能加剧土地沙漠化,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受到沙尘暴的危害严重,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工矿、交通、新兴城镇及其它水利、电力、煤田和油气井等设施,均受风沙危害或威胁,一旦出现沙风暴或黑风暴,受害尤为严重。 1993年5月5日 一次特强沙尘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此次特强沙尘暴的影响范围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涉及西北四省区的18个地市的72个县旗,1200多万人。据统计,在此次浩劫中,共死亡85人,失踪31人,伤264人。死亡和丢失大小牲畜几十万只头,受灾农田和果林与幼林等均达几十万公顷,数以百计的塑料大棚被毁,草场、牧场和盐场的基础设施、供电线路、公路和铁路等破坏都十分严重。此外,沙尘暴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加快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其间接损失是无法估算的。另外降尘会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五、对于沙尘暴我们要做些什么
1.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
沙尘暴的治理任务艰巨而繁重,许多问题未彻底明白(如每次沙尘暴物质源的准确地点),且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沙尘暴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而且沙尘暴特别是黑风暴来临时来势凶猛,狂风呼啸,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有很大的恐怖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目前建立准确的沙尘暴预报系统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沙尘暴来临前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如加强少年儿童的保护,避开危房以防墙壁倒塌致伤,保护牲畜,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等,可将损失减小至最低限度。
2.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的破坏对沙尘暴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的治理对于减轻或减少沙尘暴显得尤为重要。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从2000年起,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其中之一是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这对遏制沙尘暴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研究寻找比较准确的物质来源,对沙尘暴的源头进行重点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来源:新浪新闻

收起